2001年3月31日 星期六

H的洞穴

世紀末夏
黏淌濕汗白棉衫
宿醉挑染長髮男子
提著青草茶闖入冷氣房
反光白石地板殿堂
正上演比愛與死
更狂暴的歡愉
辦公桌抽屜置放沙龍裙
綑紮前晚未及換洗
殘留分泌物內褲

他說著
蹲在警衛室鐵捲門
水溝蓋孔
周圍
投擲未進的各國煙蒂
藝術家們唾液
淡淡散著

那麼,我們找到了出口
打開門卻遺失原先鎖頭
於是我守在外
聽到洞內哀淒吶喊
回聲繚餘屬於
我所不該了解範疇

義大利精緻女鞋
H捧拾忘落前座椅下
惶恐藏塞入我微敞的胸衣
沉重秘密印痕因此烙紅
那青春軀體

我聽著
遍尋不著一個口袋納置
新打造銅鎖
簇新著閃亮映照
我淚流滿面

墮墜無底深淵
繩索擺盪
這一端纏繞我的纖踝
就要同歸於盡

之后
洞口糊滿雜嫩草雛菊,鬆軟
春天新泥
而我揹著H的洞穴
跳躍華氏前進舞步
輕盈無比
奔向沒有盡頭之終點
可預期盛夏海潮
橙黃氣味熱浪

MURDER

「悲哀的感情漸漸趨向寂寞」
目標抽空
人們共有困境

但我的悲哀與寂寞
乃共生體
木本植物圈斷維管束
無以存活枯薪稿柴
就像抽煙不能沒有千輝
就像手機不能沒有SIM卡
就像舞孃不能沒有鋼管
就像意淫不能沒有對象

就像我不能沒有你

然而兩者同時不存在時
也沒什麼大不了

2001年3月30日 星期五

王子

舊時代的英雄
新世紀的符號

天上歐蒂娜等不到王子的吻
踰矩自我救贖
真相再殘酷
玻璃鞋摔碎
百歲老婦睡美人
七矮人和白雪公主姦染
唯一可做
以鑲珠短劍自慰

原來王子
是白痴晉惠帝前身
垂頭喪氣的陽萎陰莖

2001年3月27日 星期二

莎樂美在現場

日曆不會記載這一天
月色與陽光會別之刻
烏鴉棲集透不出綠曦的樹梢
靛紫艷橘騰湧天海

現場剩下無首屍身
殷紅血水順雨勢蔓延
滂沱的柏油路面

左手撐灰傘
我站在對街瞇起眼
辨識那缺口
咽管糊肉碎屑白骨

轉身離開
背後的場景逐漸失焦淡去
緩慢
(鏡頭隨步伐上下)
右手7-11淺綠塑膠提袋
裝著你的頭顱

此時,難以言喻快感
無痕地漾散

2001年3月25日 星期日

所謂心悸

手腕浮著青綠靜脈處
針頭就這樣粗魯的刺插
交界血液與食鹽水融流
倒吸一口氣,深深地
氧氣來不及上輸
彷彿連心都跟著緊縮

我想你了解這種感覺

望著透明滴管
我默數匯流盡於體內之速
不再擅自轉動調節開關
因護士說:
「還要命吧?」

2001年3月15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們不跳個舞

跳個舞吧
這裡沒有光潔石地板
但我換上輕軟緞鞋
低頭彎身
足踝繫上展翅蝴蝶

溼草原漫晨曉薄霧
點踏不知名美好旋律
旋轉,滑步,與鄧肯式跳躍
你倚坐榆樹盤根
微風翻吹讀著的扉頁
漫不經心

我遠遠喊著
別傻笑了,我們來跳支舞

2001年3月12日 星期一

嗜虐

倏地察覺迷路的不是文字
我站在錯別字與重複的惱人音節
意象

少女嫩皙白腕上的菸痕
癲痴,基於絕望和鮮小瀰魅散染
終不能再陷於病態錯葛
描述

敷粉白透的清純略帶塑膠味
無辜且狡黠
以經血偽裝落紅
玩弄薄倖的詩人們

2001年3月10日 星期六

無以名狀
漸失形體輪廓暈幻

虛妄哀傷如你如我
如親愛的友人們
未來與往昔沉重緩流
在凝結的所謂真實

還能感受到罷
走入你的草原繡陌
荒蕪水潭邊
樂園的旋轉木馬停格

若我微笑
必然因沉睡

2001年3月6日 星期二

現實的碎片

質疑自身存在
走錯時代的前朝遺老
哀歎靈體離裂

憑恃想像美好而活,我們
依然夢著
撐擺輕舟搖渡
不見盡頭岸草
因羅盤(誰的?)
不適用於此空間
茫然地望
沒人知曉飄向何處
忘卻恐懼與憂傷

我們依然夢著
以確定彼此實存

2001年3月5日 星期一

紙片頭(阿爾普的達達習作)

鴉片童稚政治性哀愁
與之娼妓和你
布爾喬亞琺瑯掐絲顱水
病態蹂躪陰白慘笑
告白頹廢
粉嫩肉慾屍骸
可恥錯斷淫蕩原罪
華麗矯作去勢的
傾倒景藍泰
虛榮賽璐珞美好明日

2001年3月3日 星期六

扣鎖的兩名逃犯
沉重腳銬鏽褐長練
摩擦足踝腥甜鐵與血漬味
如登岩者攀繩羈絆
相互牽扯拖累
不知該擔憂誰踩落鬆石
崖下苦海泛腐屍極樂
他們仰頭,且嘲笑
頂峰醜形貪婪皺垂囊袋
禿鷹桓旋

於是我開口,
起碼體會高處躍下快感

你懊惱著無意義的逃亡之旅

2001年3月2日 星期五

浪漫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浪漫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名詞由來並非誕生於文化體系中心,而是來自邊陲。「浪漫」(roman)原本指在羅馬帝國統治下,有別於拉丁官方的語言,以騎士傳奇為主題的土話書寫,例如盎格魯薩克遜方言的<表沃夫>(Beowulf)。「後現代主義」術語首次出現在一九三0年代的拉丁美洲西語系國家,烏納穆諾(Unamuno),奧爾特加(Ortega),迪歐尼斯(Federico de Onis)等人用此語彙來描述在現代主義中的一種保守反動,這和浪漫主義的反成規是類似的。

宗教改革促使了浪漫主義潮流,藝術不在附屬於歷史,宗教及建築,使藝術作品有了獨立存在的價值。在這同時,個人主義也萌芽,影響了自由主義的產生。文藝復興基本上是精英之間的運動,而宗教改革卻是將歐洲半數平民的外觀整個轉型的一個大變動。隨著布爾喬亞階級消逝,後現代主義的「平民化」將相對於現代主義資產家的系統解放,對科技重新省思,尤其是核子彈的爆發。後現代主義重拾人們心靈層次的哲學議題,同時也是工業革命後浪漫主義回歸自然田園的延續。

法國大革命是浪漫主義熱情的實踐,人民公會是二十世紀無產階級革命的雛形。之後,法國第五共和革命使得社會主義轉向無政府的快樂主義。兩者共有的革命精神源於對既有權利的反抗。

浪漫主義含有對中世紀歷史的緬懷,後現代主義者傾向於古代狂歡似的力量,用來對抗所有的理性化(rationalization),「歇斯底里」(hysteria)是這兩個時代共有的情境。活在浪漫主義的人們對科技迅速發展產生焦慮不安,反映憂鬱心境的便是玄想象徵等的神秘主義,與後現代時期人們的心靈追求極為相似。

波特萊爾說:「浪漫主義即現代藝術」,他說的美學現代性所指涉的事貼近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形式。美學現代性在達達主義時期攀上高峰,這段期間對於時間的心感受是認為現在可以掌握一個崇高的未來,但是這種精神已經明顯地在衰退當中。而且前衛藝術也已經垂垂老矣,此刻後現代的概念正好擁有這個不可否認的改變力量。

電子音樂與搖頭丸

雖然有人認為電子音樂與搖頭丸目前在台灣社會所引爆的問題是主流文化與次文化的對立。但我認為,電子音樂與次文化的相關性較大,搖頭丸與次文化的關聯倒是沒那麼清楚,有點游移不定。這些誤解來自於主流文化對次文化認知的不清。

龍應台去年十一月主持的座談會所表現出來的基本上是主流文化對次文化努力顯現的包容性與好奇心,但如同座談會內容的狹隘,次文化就是在此壓抑的反彈中因應而生。出席座談會的人是基本上仍是站在主流文化的高角度來俯視次文化。與會的大學生陳詩晴開章名義表達「音樂就是音樂,藥就是藥」,這只是她一廂情願的看法,在她充滿主流性的用語中,我懷疑她並沒有真正踏入次文化過,只是已高傲的姿態「遊覽」電子舞廳。實際上,正如樂評胡子評所言,不管是搖滾樂及電子樂一直都跟藥物有所糾葛。這兩者不一定能畫上等號,卻存有曖昧的相關性。電子音樂與搖頭丸之間,常常是概念性的聯想,正如「藝術家」相對於「頹廢」,文字工作者為了創造一種情境,往往將其誇張化。一般人對嗑藥的理解,通常來自於文字敘述,或是他人的體會,就算是親身體驗也是個人化的,並非總體感知。而目前電子音樂與藥物的密不可分和嚴重性,多半導因媒體渲染與執政者的大張旗鼓,圍觀者被教導的概念式想法。

電子音樂與次文化的密切所造成的政府恐懼是可想而知的。地下音樂的起源多半來自反政府反權威的音樂團體,以英國樂團為翹楚。因為地下樂團可以輕易掀起年輕人的熱血,對政府保守的公權力造成極大威脅。用藥被視為次文化產物其實和樂團有關,部分樂團習慣依賴藥物刺激創作,所以讓人誤解用藥是次文化行為。

實則用藥習慣來自高層社會,因為藥物並不便宜,一般次文化的消費者不見得有能力負擔,因而轉為「模仿」,如強力膠的吸食。早在魏晉時代竹林七賢服食黃石散便是上流社會風氣。

後魏孝文帝時,諸王及貴臣多服石藥,皆稱石發。乃有熱者,非富貴者,亦云服石發熱,時人多嫌其詐作富貴體。
                        ──<魏市人>,侯白

由此可之次文化的用藥其實是對主流文化的模仿行為。今日嗑藥人士,青少年並非最大宗,主要的客群集中於附庸風雅之流。搖頭丸能攻佔電子舞廳,是因為價錢便宜,服用程序方便,取得的管道相當多,比起海洛因顯得相當「平易近人」。

藥物使用的反政府精神不如音樂來的強烈積極,但所造成的附加社會問題卻遠大於電子音樂,一方面是電子音樂的反叛性加強了藥物的負面印象,另一方面是執政者與主流文化邊緣分子的矛盾心結。

2001年3月1日 星期四

陽金公路

雨綿密打在擋風玻璃上
沒有路燈
我們沿著中央反光路標蜿蜒
閃過對車道三兩部
同樣困於濃霧

冷水坑停車坪
五步外
我看不到你
慌亂恍惚間踩進
夜裡

該是個暖春的好顏色罷

我哭著,卻說不出理由